close

團圓團圓團圓

「團圓」的喜樂裡,可能隱藏著淡淡的離別哀傷,這是真實人生。問題是,該如何教導孩子認識真實人生那不盡甜美圓滿的一面?

 

多數童書的故事與畫風都是甜美、可愛的,小娃兒來報到後,呀呀學語、蹣跚學步,如果沒有意外或天生悲慘的命運,他們的世界通常是美麗的萬花筒,兩眼所及盡是絢麗無比。

 

可惜人生並非如此,悲歡離合占比各半,從孩子還是襁媬時期就得面對了,爸爸媽媽要上班,哥哥姊姊要上學,我喜歡的人都不能天天陪我玩

 

爸媽在選購「團圓」這本書時,或許會有點遲疑猶豫,色彩深濃、筆觸厚重,對台灣讀者來說,看西方圖畫書風格可能還比較習慣點,這不屬於台灣年味風情的中國北方生活型態,反倒陌生許多。然而,仔細捧讀,韻味十足。

 

在大陸北方農村裡,很多上城裡掙錢的父親一年只能回家團圓一趟,年前,母女兩起個大早梳妝打扮。小娃兒更倚門翹首盼著爸爸回家,可是當已舟車勞頓好幾天的父親滿臉鬍渣渣,熱情地扎著小女娃兒,她卻認生地手足無措向媽媽求救,哭將起來了。

 

久別重逢,對孩子來說,還真需要點時間來適應呢。孩子跟著父親去理髮、一起貼春聯、包湯圓、同床共枕,從生份到逐漸熟悉,以前「認識」的爸爸又回來了。故事裡的父女聯手包湯圓,父親放進一枚好運幣,第二天清晨,媽媽餵著小女娃兒吃著熱騰騰的湯圓,就吃到好運幣,小娃兒樂得雀躍不已,對她來說,這枚由爸爸親手包進湯圓的錢幣比什麼禮物、紅包都珍貴,急著跟同伴毛毛分享,兩個小孩一起看著好運幣的畫面,真是令人動容。

 

父親在家,忙著補窗戶縫、刷油漆、換燈泡,更把屋頂給補了,一家之主努力為妻女打造遮風避雨的小窩兒,父親那雙做粗工的大手牽著小娃兒帶著手套的小手;上了屋頂,父親把小女兒舉得高高的眺望舞著長龍的巷弄,父女親情伴著年味躍然紙上。

 

誰知出外玩耍的女孩發現自己的好運幣不見了,哭得傷心不已,直到好運幣「失而復得」,才「敘舊」培養出感情的父女又被現實生活逼迫得分隔兩地了;孩子把她攥得暖暖的、視為最珍貴的好運幣送給爸爸,希望爸爸一年都好運的孺慕之情,讓人不禁濡濕了眼眶。

 

一枚好運幣貫穿全書,父女間淡淡的離愁與來年相聚的盼望盡在不言中,彷彿是演繹出人生離合的優雅影片。闔上書本,孩子似懂非懂問著:「為什麼他爸爸要去很遠的地方工作?」是呀,孩子,生命本來就不能全然稱心如意的,但有了分離的苦澀,才有團圓的甜美,總在一次次的聚散間,你漸漸長大,日後生命中即使有多少不如意,你都要把那親子間的愛收攏在心底,陪你一生。

 

這本初看不那麼討喜的書,其實是極其耐看、值得再三閱讀的人生風景,不要擔心孩子讀不懂,面對真實人生,他們可能比我們想像得更堅強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zuanmom 的頭像
    zuanmom

    撰媽咪的自然廚房&教室

    zuanm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